游戏主播刷礼物骗局揭秘
游戏主播刷礼物骗局揭秘
1、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直播”“带货”成为新经济形势,直播间经常被各种礼物刷屏,网友在刷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礼物时都毫不眨眼,他们是真的“有钱就任性”吗。其实直播打赏刷礼物的背后隐藏的是非法洗钱活动。**警方成功侦破利用网络直播“打赏”实施洗钱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名,捣毁一条寄生于网络直播平台、洗兑转移非法集资等黑灰资金的新型洗钱犯罪产业链,涉案金额近1亿元。
2、犯罪嫌疑人先后设立了多家公司,以新能源车辆融资租赁收益权转让的名义,通过线下门店向社会公众承诺高额收益,销售各类理财产品,非法募集资金。为了转移隐匿犯罪所得,嫌疑人将违法所得用于购买直播平台的“打赏币”打赏主播,主播接受打赏后再将“打赏币”提现转入犯罪嫌疑人账户。
3、这样一来,违法所得借助“打赏”的外衣完成了“洗白”,主播也在虚假流量的加持下收获了“人气”和打榜奖励。事实上,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已构成洗钱犯罪。02案例分析。
4、“洗钱罪”是指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通过各种形式“清洗”使之表面合法化的行为及过程。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观众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联、网银和充值卡进行充值购买直播平台的各种兑换礼物对主播进行打赏,由于网络直播平台对资金来源背景和真实去向难以监测,常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洗钱新通道。
5、案例中网络主播通过接收打赏资金,然后提现转账的方式,为上游犯罪团伙清洗转移赃款,并借助违法犯罪资金制造虚假流量,严重破坏了金融管理秩序。03光大银行温馨提示。
游戏主播刷礼物骗局揭秘
1、要主动配合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开展客户尽职调查,任何账号、账户都可能成为过渡非法所得资金的工具,向犯罪分子出租出借账户涉嫌“帮信罪”,转移犯罪所得涉嫌“洗钱罪”,因此,不要出租资金的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和收付款二维码,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收款、提现和转账,不要贪图便宜收取不义之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警惕网络直播陷阱,发现不规范的平台及不正常的“打赏”行为,要积极向直播平台以及公安机关举报,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高利诱惑,不参与或者纵容任何形式的洗钱活动。
2、转自:中国光大银行郑州分行。